文学与传媒学院
  • 学院首页
  • 学院动态
    学院动态
    通知公告
  • 学院概况
    学院简介
    现任领导
  • 师资队伍
    专任教师
    兼职教师
    特聘教授
  • 人才培养
    教学管理制度
    课程建设
    教学改革
    实习实训
  • 科研工作
    科研管理制度
    科研团队
    科研成果
  • 党的建设
    党建工作
  • 学生工作
    学生管理制度
    团学活动
    风采展示
  • 招生就业
    就业政策
    就业信息
    招生信息
  • 实践园地
学院首页 > 学院动态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法学社举办“新型诈骗的常见形式及防范”专题讲座

2015年11月06日 00:00  点击:[]

11月5日晚,法学社在图书馆五楼举办“新型诈骗的常见形式及防范”专题讲座,邀请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、甘肃成州律师事务所律师、陇南师专法律事务专业教研室主任包俊清老师作为主讲人。出席本次活动地有社联代表、各兄弟社团社长及代表、法学社全体成员及文史学院15级全体同学等三百多人,会议由法学社新一届拟任社长车亚鹏主持。

现如今,新型诈骗形式不断更新,此类案件也日益增加。利用网络支付进行诈骗的现象在网上已经屡见不鲜。网上购物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风尚。网络诈骗的形式多样。包老师对新型诈骗的常见形式做了以下归类:支付宝关联银行卡,个人信息泄漏;不法分子通过购买得到个人信息;网购遭遇退款、退货,骗取钱财;“扫描二维码,赠送布娃娃”等等,诈骗形式数不胜数。包老师还列举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诈骗案例,如:北京李女士网上购买80元的杯子,却被骗走近万元;伪装淘宝网站,骗取QQ号,QQ密码,淘宝账户等一系列的个人信息等。可见新型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。

最后包老师对新型诈骗的防范方法做出了以下建议:打开任何网址链接,切勿在短信、朋友圈、微信等中直接打开,要使用“导航网”,如:“好123”登录支付宝、淘宝账户等安全网站;勿在百度搜索购物;任何情况下不要给任何人提供短信验证码;如果没必要,学生尽量不要办信用卡;如果确定银行卡被骗,第一时间去附近的营业厅或自动取款机连续三次输错密码,锁定信用卡,报警等措施。

我们身边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诈骗活动。通过讲座,同学们对新型诈骗的常见形式及防范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,对于广大学生而言,受益匪浅。相信大家听了讲座之后,对此类事件的处理也会更加谨慎,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。(法学社 周美娟)

上一条: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自仁先生在我校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:督导室组织校聘教授深入我院开展听评课活动

【关闭】

版权所有@ 陇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电话:0939-3225569 电子邮箱:lnszzyzdc@163.com   地址: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34号

陇ICP备16000659   
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